“普通老百姓無法辨識黃金珠寶玉石的品質好差,標識標注既是經營者對商品質量的一種明示擔保承諾,也是消費者識別商品、購買商品以及事后維權的重要依據。”
浙江省消保委在在市場抽樣中發(fā)現,目前黃金珠寶玉石市場“魚龍混雜”。一些非品牌的市場經營戶中,充斥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現象。商戶用合成珠寶玉石冒充同類天然珠寶玉石,如用石榴石冒充天然紅寶石,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等。
虛高標價、虛標原價、高標低折現象也不鮮見。杭州某珠寶城一商家一個“G750金翡翠掛墜”標價16.8萬元,打3.5折后還要5.88萬元;杭州市區(qū)的一些大商場也存在虛標原價、高標低折的情況。有些品牌可以打5折,有些品牌甚至最低可以到3.5折。
與此同時,工商部門于今年一季度曾在杭州開展的流通領域黃金珠寶飾品抽查檢驗中發(fā)現標注不合格情況普遍,遂于近期在全省范圍繼續(xù)開展跟蹤式 抽檢,共抽取的23家經銷單位銷售的92批次商品中(其中貴金屬19批次、珠寶玉石73批次),不合格48批次,合格44批次,批次合格率47.83%。
工商部門公布的此次抽檢中不合格的品牌有:周六福、南亞、尚晨珠寶、中國黃金、義源、晶永恒、卡地亞、明希;合格的品牌有:周大福、老鳳 祥、明牌珠寶、老廟黃金、越王珠寶、愛是唯一等。不合格項目包括:名稱、質量、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產品標準編號、廠名及廠址或銷售企業(yè)的名稱及地址和 警示標志或中文警示說明等。
黃金珠寶玉石具有辨識專業(yè)性強,單價金額高,保值增值等特性,其標識標注有別于普通商品,是國家強制性標準。但此次抽查顯示,行業(yè)規(guī)范意識普遍不高,中國黃金、周六福、卡地亞這樣的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
“普通老百姓無法辨識黃金珠寶玉石的品質好差,標識標注既是經營者對商品質量的一種明示擔保承諾,也是消費者識別商品、購買商品以及事后維權的重要依據。”
引自:你的黃金珠寶,真的足金足兩嗎? 作者:Tony
關于一覽 | 聯(lián)系我們 | 用戶反饋
深圳市一覽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6-2025 粵ICP備0810658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70017